Tuesday, March 27, 2012

【365-17】真心

 最近脸书上很流行这么一段话:
记得每一个对你好的人,因为他们本来不一定要这么做。
是的。
很多人做很多事,背后都藏着很多的目的。
我曾经遇过,千方百计讨好别人,只为了能够从别人身上得到好处的人。
工作的社会,是很现实的社会。你很容易就可以看到一个人的真性情。
 一天八个小时的工作时间。
有谁能够花八个小时来伪装自己?
即便这八个小时能够,明天那八个小时呢?后天的八个小时呢?
久而久之,总会流露真实的自己。
所以,如果你真想了解一个人,就和他一起工作吧! 哈哈
年少轻狂时,我敢怒敢言,除了不怕没有朋友这种要命的自负感以外,还有很多以自我为中心的因素。
我不敢说自己已经成熟了,只是累了与人争论,除非是真的很必要的事或是很重要很在乎的人,不然,我是很懒得去争辩。不认同嘛,就沉默吧。既不会得罪别人,又不会违背自己。 
追看韩剧的时候,老是听到这一句对白:“你是真心的吗?”
感觉上,韩国人是很追求“真心”的民族嘛~
你是真心的吗?
你是真心的吗?
你是真心的吗?
与其花时间去想别人对自己是否真心,不如花时间用行动告诉别人自己是真心的!
虚伪?
Don't worry,上帝会告诉你,哪些人是真心的。
我相信的是:日久见人心。
用虚伪的糖衣包装的刻意讨好,总会有发臭的一天,就等着吧~
 

Sunday, March 18, 2012

【365-16】那些所谓的全部

曾几何时,听过这样的一句话:当你喜欢一个人,就会喜欢他的全部。

我只是不清楚,所谓的“全部”,包括未来的改变吗?

要我喜欢“现在”的全部,固然有些难度;但要我喜欢“未来”的所有改变,我会考虑。

如果有天Mr W突然想留胡子,我会喜欢吗? 我不会。我还会拼命阻止他这种疯狂的想法。

不知道为什么,我想的是这些。

如果有天Mr W遭遇什么不测,忽然四肢不健全,我会喜欢吗? 我不会。但我会包容。

其实,所谓喜欢他的全部,可否换成包容他的全部?

我想,没有一个人会百分之百喜欢自己另一半的全部。

很多时候,我们都是因为“爱”之名,不停地在包容。

我承认,有时候我真的包容不了,我就会开始要求。

要求他改变,改变成我要的那样。

改变不了,我就抓狂发疯。

然后可能他会妥协,可能他不会。

妥协了,我就会更加包容以后更多的改变;不妥协,我也就罢就,下次再吵。

对于那些我还学不会真正去爱的人,如果他们开始改变,变成一些不是我原本所爱的样子,我会开始抗拒,会排斥。痛苦,然后,再学习如何去包容。但是这份包容,也可能没有太多“爱”的成分存在,只是觉得自己应该学会去包容。

全部,是很重的字眼。

也许我不喜欢自己的那一部分,他会喜欢,但不可能是全部。

Monday, March 5, 2012

【365-15】喜欢为什么需要理由

我.........中毒了......

中了韩剧《秘密花园》的毒,看来是无药可救了......

明明是去年的戏了,为什么我到现在还在穷追不舍?...

这都是Astro双星频道惹的祸,已经播出一年多的戏干嘛现在才来播映? 慢很多拍了好吗???

结果,因为我妈我爸都在看,所以我也凑一脚,本来是很不屑的,notebook里有一整套嘛,干嘛那么辛苦每天晚上八点半守候在电视机前看那已经被电视台剪得七零八落的版本?

殊不知,原来notebook里的竟然没有大结局!!!!!! 还差个几集才结尾呢!

为之震惊的我,只好这几天都乖乖留在家追剧...... (>_<)

中毒的第一个征兆就是会开始Google这四个字眼---《秘密花园》,哈哈,皇天不负有心人,发现很多博客都很喜欢这部韩剧嘛,I am not lonely, 啦啦啦啦

读了贵妇奈奈po了两篇关于《秘密花园》的博文,看来她比我还要爱这部剧呢!

接下来就来分享中毒的症状(参考贵妇奈奈的博文),我个人认为这个病很难治愈,即使真的能够治好也很难断根,除非还有第二部《秘密花园》出现吧! 不过,真的有可能吗? 有第二个金朱元吉罗琳吗? 嗯......


1)想拥有和剧集有关的写真书、原声带、DVD

目前为止,我只买了原声带,在计划着买全套剧集的DVD......想想把这些留给我的子子孙孙,让他们看看在奶奶这个年代也有很浪漫很有质感的爱情......咳咳咳

2)无限次repeat原声带,弄来当个手机铃声/来电答铃


3)全剧重复看了2次以上

算算我在大学里看了2次,现在又重看了1次,很有可能再看第4次!


4)时常在脑海中浮现金社长夫妇的对话和场景


5)不断google又google“秘密花园”“玄彬”“河智苑”等等关键字


6)想努力学好韩文

7)想到拍摄地点到此一游

8)回头一望,怎么我旁边那位不是玄彬啊?!

这就是看偶像爱情剧的后遗症,庆幸我的Mr.W每次都可以忍受我暂时“移情别恋”...

最后来个我最喜欢的几幕场景:

1)暧昧仰卧起坐告白 
 
 2)金社长为了停止想念吉罗琳不断念绕口令

3) 金社长之可爱版《简讯来了》


其实有很多幕都很喜欢的,例如:卡布奇诺之吻,温泉等等,但遍寻不着它们的踪影啊~~~

菜可欣,如果你有读这篇博文,就和我一起重看一次《秘密花园》吧~希望你还没删啦 ~\(≧▽≦)/~啦啦啦

Sunday, March 4, 2012

【365-14】那些年,我们曾经发过的花痴梦

小学的时候,家里的电视只有TV1TV2和TV3,爸爸妈妈常常到影带出租店去租video tape,许多港剧就是那样追来的。
中学的时候,就有了NTV7,算是那阵子比较IN的电视台,《还珠格格》正开始流行,“你是风儿我是沙......”
中五搬家的时候,爸爸签购了Astro,所谓需要按月付费的电视台,于是就更放肆地追剧。(不好意思,我从来没有体验过守候8TV的日子,就直接跳去Astro了。)
大学的时候,因为拥有了属于自己的笔记型电脑,加上下载的科技发展神速,再加上广泛的资源人脉,再再加上UUM这所森林大学的附加条件,天时地利人和之下,追剧已经到了炉火纯青无法无天的境界。港剧、美剧、台湾偶像剧......简直琳琅满目眼花缭乱,请容许我语无伦次地形容这股卯起劲追剧的疯狂......

小时候追剧的副作用就是---我会随着一部电视剧更换我的志愿,记得那时候关咏荷蔡少芬陶大宇陈锦鸿陈浩民等等现在都已转攻大陆市场的实力派演员超夯,追《陀枪师姐》的时候我想当英姿勃勃的女警;追《烈火雄心》的时候我想当有冒险精神的消防员;追《妙手仁心》的时候我想当散发智慧气质的医生;轮到追《刑事侦缉档案》的时候我想当心思细腻的刑警。

长大以后,已经老大不小了,所以不会再让戏剧牵引我的人生方向,却开始发着更荒谬的花痴梦,副作用就变成了迷恋不同的男星,嗯,不至于迷恋啦,欣赏会比较妥当,咳咳咳

接下来,就要来诉说我的“风流史”,一一公开我曾经钦点过的男星们:

第一位是刑事侦缉档案IV》里的徐飞,古天乐先生。
痴情冷酷的火爆刑警和陈锦鸿的冷静理智成了很大的对比,结果当然是:男人不坏,女人不爱,哈;后来还追了他的《宠物情缘》、《美味天王》、《寻秦记》等等,都是当年赢尽口碑和收视的剧集。即使到了现在,我还是很愿意买票进电影院观赏他的电影。爱会让人盲目这句话是真的,印象中我还买了他的第一张(也许是最后一张?)专辑---《Mr Cool》的卡带,很爱很爱的时候觉得声音听久了就耐听,没那么爱的时候,就会有“为什么我会买这张专辑”的感觉,嗯......

第二位是《流星花园》里的花泽类,仔仔周渝民先生。
其实那时候的我不是很懂偶像剧这回事,只是身边的朋友都在追,都在抢着喜欢暴龙还是花泽类,同辈压力嘛,所以我也来凑个热闹。如果说,男主角们的形象只分别为阳光和忧郁这两种,我可以很肯定地说:“我是绝对偏向忧郁男!!!” (超大声)所以,花泽类自然成为我的首选~ 嗯哼,其实我也买了他第一张专辑(忘了是什么名堂)的卡带,也许我就是那种爱到了就会爱屋及乌的人,每每爱上哪个男星就会去买他们的专辑,也没在管他们到底有没有歌艺,每天不厌其烦地重复又重复地听~ 
虽然一开始的喜欢很肤浅的,但他却能够用他的实力让我爱上第二次:《痞子英雄里的痞子陈在天
痞子英雄》真的是仔仔的翻身之作,这部剧让我切切实实地看到他的演技。这也是唯一一部没被我快转过的电视剧(不好意思,忘了介绍我除了是出了名的爱追剧,也同时是快转界的高手,意思是,我可以在几个小时之内追完整部剧,不是因为我都没在做别的事,而是因为我会把那些我个人认为是多余啰嗦无聊的片段统统转掉)。

第三位是《心动》里的浩君和《安娜玛德琳娜》里的陈家富,金城武先生。
金城武是个不败的神话,今时今日,还有千万少女主妇奶奶为他着迷。我喜欢他年轻时候演绎的作品,因为有种青涩又真实的感觉。渐渐的,年纪大了,他接的戏都比较沉重,也许他要显得自己更有深度的演技,但我还是怀念他的单纯。要数我最满意的近期之作就是日本的《死神的秘密》,一出现就会下雨的死神,忧郁得来又带点可爱。

第四位是《恶作剧之吻》里的江直树,郑元畅先生。
江直树到底有多红? 他让郑元畅成功冲出台湾,红到日本韩国,一剧成名,你说呢?
我爱的虽然是忧郁的江直树,但后来接触到的作品都是些搞笑脱序的《安室爱美惠》、《我的亿万面包》和《蜂蜜幸运草》。你可以想象吗? 一位被人形容长得像从漫画里走出来的花美男,竟然可以放下偶像包袱,轻松自然地耍白痴? 也许这是他除了江直树以外,继续爆红的原因之一。

第五位是《Twilight》里的Edward Cullen,Robert Pattinson先生。
吸血鬼的魅力无法挡,一副帅得发白的病容,让我看了电影买原版DVD,看了DVD买原版小说。
佩服他明明是个口音很重的英国人(专访的时候全程用英国道地口音),却演活了美籍少男吸血鬼的角色,ascent还真的可以杀死人哪~(超爱照片中的颓废感)

第六位是《秘密花园》里的金朱元,玄彬先生。
为了拍戏而减重,玄彬简直就像个忧郁症病人。怪里怪气多金有深情的富家子,现实生活中没有这样的人,所以粉丝才会爱他爱得要死。

哈,七是个完美数字,也是我的“风流史”上最后一名,目前在香港热播的《On Call 36》里一件头---张一健,马国明先生。

马国明是我所喜爱的众多男星中,最没有忧郁气质的一位,所以我遍寻不着他任何一张流露出忧郁气质的照片。 我只是觉得他演戏的时候,虽然角色正气凛然,却有种忧郁的眼神和表情,现实生活中,却很难找到这些证据。Anyway,张一健这个角色很正面太伟大,继续爆红不是问题。

说了这么多,也许你们会问我,那你身边哪一位也很忧郁吗?
很抱歉,他一点也不忧郁,他只是一副老实样。
 却是我的最爱

P/S:再想想我的“风流史”没那么少,还有很多遗珠如: Johnny Depp、Robert Downey Jr、Jude Law都没来得及介绍,但我实在太累了,下次再补上吧(如果我还记得) 

Saturday, March 3, 2012

【365-13】我有的是信

关于期望,很多人都会混绕,把希望和期望当成是同一件事。

期望,Expectation,就是你所期望的事情会发生得如你所愿,你期望你所在乎的人会达到你对他的期望。

希望,Hope,就是你希望事情发生得如你所愿,你在乎的人达到你对他的希望。

感觉上好像没什么不同?

可能是因为我不太会解释。

总觉得期望,是比较自私的;而希望,是比较宽容的。

很多人会说,No expectation means no disappointment,其实这种说法很消极,我不喜欢。
我会说,尽量减少expectation,调整自己对别人的期望,省掉不必要的失望。
因为,地球不是围着我们而转,没有人“应该”去达到别人的期望。
我告诉自己不要对别人投于太大的期望。
不是因为我不想失望,是因为我觉得不应该对别人存于理所当然的态度。
除非,我自己也愿意被别人投于一些连我自己也不愿意被投于的期望。

我将我对人的期望转为对神的希望,因为我知道,神是昔日今日永不改变的。
你将你的希望建立在沙土上,风吹雨淋,你的希望就会摇摇欲坠,接着倒塌。
但是如果你将你的希望建立在磐石上,风吹雨淋,你的希望不会动摇,那样,你才有活下去的勇气和信心。
那你的希望,究竟摆放在哪里?

除了希望,还有信心。
希望,是对于你所期望看到的事情存有一丝希望;信心,是确定你所期望看到的事情会发生。
换句话说,希望是future tense;信心是present tense。

信就是所望之事的实底,是未见之事的确据。
希伯来书 11:1
 我相信的是:
神要擦去他們一切的眼淚,不再有死亡,也不再有悲哀、哭號、疼痛,因為以前的事都過去了。
 啟示錄 21:4
 我相信,有一天,我所爱的每一个人,都会和我一样,相聚在那个属于我们和祂的乐园里。 

GOD NEVER FAILS.

Wednesday, February 29, 2012

【365-12】不耻下问的耻

林老师成语教学第一课之《不耻下问》

出处: 
先秦·孔子《论语·公冶长》:“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何晏集解:“下问,谓凡在己下者。”

用法:
动宾式;作主语、谓语、宾语;含褒义,形容虚心求教。

典故:
春秋时代的孔子是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人们都尊奉他为圣人。然而孔子认为,无论什么人,包括他自己,都不是生下来就有学问的。
一次,孔子去鲁国国君的祖庙参加祭祖典礼,他不时向人询问,差不多每件事都问到了。有人在背后嘲笑他,说他不懂礼仪,什么都要问。孔子听到这些议论后说:“对于不懂的事,问个明白,这正是我要求知礼的表现啊。”
那时,卫国有个大夫叫孔圉,虚心好学,为人正直。当时社会有个习惯,在最高统治者或其他有地位的人死后,给他另起一个称号,叫谥号。按照这个习俗,孔圉死后,授于他的谥号为“文”,所以后来人们又称他为孔文子。
孔子的学生子贡有些不服气,他认为孔圉也有不足的地方,于是就去问孔子:“老师,孔文子凭什么可以被称为‘文’呢?”
孔子回答:“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意思是说孔圉聪敏又勤学,不以向职位比自己低、学问比自己差的人求学为耻辱,所以可以用“文”字作为他的谥号。

延伸视频: 不耻下问

解释:
并不认为向学问不如自己或职位比自己低下的人请教是丢脸的事。

希望大家不要被我闷到,写了那么长的成语解释来铺陈我今天的主题。没错,《不耻下问》这句连小学生都懂得的成语是从孔子而来的,而在现今社会里普遍上用来形容一个人谦虚、好学,真诚地向别人提问请教。

所谓的“羞耻”原先在孔子的见解看来是那些原本在别人眼中有地位有知识的人不介意向一些地位比他卑微、知识比他浅薄的人请教问题。但我所体会到的“羞耻”却是指不好意思麻烦别人的感觉。 

往往就为了这点“小”羞耻感,每每遇到问题的时候,虽然很想马上询问身边的人解决方法,但只要看到大家都在各忙各的或是稍有不好的脸色嘴脸,我就会忍住不问,等到问题真的解决不了、错误铸成了,才来麻烦身边的人收拾残局。不是因为我很骄傲,也不是因为我自以为是,而是我真的不想为了一些小事而麻烦到其他人,尤其是在职场上。如果换成是家人、男朋友和很要好的朋友,我就不会这么不好意,因为亲密感,所以就不会感觉到羞耻(错误示范)。

自己犯的错,因为实在没能力圆满解决,反而要别人来为我收拾残局,“大”羞耻感就会立马涌上心头,让我更加抬不起头。 

“小”羞耻感和“大”羞耻感,你会选择哪一样?

明智的人会选择先把脸皮打肿、磨粗、打预防针,把“小”羞耻感丢在一边,先自救了再说。而我就是那种典型不明智的人,那种死命冲破不了“小”羞耻感这一关,然后等到“炸弹”快要爆炸了才去求别人来救我。

在职场上犯错,会使人们开始对工作失去信心,原本已经可以做得很好的范围也会因为担心而出错。现在才发现,我的迷糊性格还真的拖累了我不少的表现。没办法,只好不断地提醒自己凡事double check了再double check,凡事问清楚了再说,而唯一可以避免出错的秘诀就是:凡事小心。

林老师金句:“在职场上的坚强,就是看你在跌倒了以后可以多么迅速地站起来。”

很久以前有一位牧师曾经说过这一番话:
在这个世界上,我们可以用两种方法来学习:
第一种是,从自己的错误中学习;
第二种是,从别人的错误中学习。
我相信,在可以选择的情况下,没有人会想要使用第一种方法来学习。
有趣的是,在很多时候,不是自己犯的错,我们都学不会教训,即使学会了,也学不乖。
明明就有人告诉我们前面的路上有个大洞,警戒我们要绕路走才不会掉入陷阱,我们不是不当一回事就是半信半疑,总是要等到自己跌倒了,才会感叹说句:“早知道......”。
可惜的是,有些错误可以弥补;有些错误却要付出惨重的代价,犯错的人,也许不会再有机会重新开始。
感谢上帝,我犯的错,不至于用生命来弥补。
加油,明天会更好~ 啦啦啦啦


Sunday, February 26, 2012

【365-11】谁说的依然是朋友

不知道你有没有和我一样的经历?

曾经有那么一个人,出现在你年少最轻狂的时候。

曾经,你们一起分享所有喜欢和不喜欢的人和事。

曾经,你们为了在彼此面前表现得最好、讨好对方而拼命掩饰真实的自己。

曾经,明明你们每天都见面,却又很期待明天的到来,只为了再见到彼此一面。

曾经,你们以为你们真的会这样在一起很久很久的时间。

然后,可能是因为一些十分幼稚搞笑的原因,又或是一些你已经忘记了的原因,你们分开了。

然后,在很多年以后,多亏了facebook这类可以让人们不用见面也可以沟通,继续维持肤浅关系的网络工具,你们又在facebook上成为了“朋友”。

即使能再度成为“朋友”,你们却也没能再联络。

也许你们曾经在网络上“碰”过几次面,却还是没再联络。

也许在你无所事事的时候,明明看到对方在chat box中亮着“绿灯”良久,你却也只能望着那个名字和“绿灯”,连一个大方的“Hi”也不敢说,直到“绿灯”没了或是你自己先off了。

不再联络的原因,我想,是因为不知道要说些什么吧。
就算真的成功说出开场白,也不知道要怎样继续怎样收尾。

在facebook上成为“朋友”,彼此不用说话,也可以知道对方的近况。
那,再次联络的原因又变得更薄弱了。

当你知道了对方怎么改变了,和以前怎么不一样了,你又会觉得彼此的距离更遥远了。
“两个世界”这种俗气的词汇就会cross your mind,提醒你真的没再次联络的必要。

再来,就是再次联络的主动权。如果对方也同样地看见了你的“绿灯”却又不主动和你联络,那你是否又要脸皮厚厚地去主动联络对方呢? 如果对方ignore你,你打了招呼,久久等不到回应,那该怎么办? 继续等吗? 害怕被拒绝的感觉,又让再次联络这个念头蒙上一层层比你的脸皮还厚的灰尘。

然后,这就是你们在facebook上成为了几年的“朋友”却一次也没有chat过的原因。

打这篇博文时偶然听到Adele的Someone like you,部分的歌词让我有了许多延伸联想:

I heard you're settled down, that you found a girl and you're married now
是的,我的确是知道了你的近况,却不知道的是你是否过得好。
也许身为旁观者的你会问我:“对方过得好不好,已经和我没有任何关系了,何必为了这个问题再次联络?”
但,我们曾经是朋友,不是吗? 想知道朋友过得好不好,不过分吗? 只是想知道一个答案。
也许你会再问我:“朋友那么多,为何就在意那么一位?”
如果每个人都一样,special这个词又怎么得来? 曾经很special的朋友出现在你生命中其中一段很special的日子里......
其实,说真的,再次联络的理由成不成立,见仁见智。

Old friend, why are you so shy?
是的,old friend, why are we so shy? 
如果我们都不那么shy,我们也许就真的依然是朋友,即使某天在某个角落遇见,也可以给彼此一个微笑,而不是不知所措或是假装没看见对方。

Never mind, I will find someone like you
我还不至于会天真地想要找个和你一模一样的人,不是因为你的地位无可取代,不是因为我曾经因为你伤得多么重,不是因为我还很想念你,而是我现在过得很好很幸福,所以,我不会去找个和你一样的人来折磨自己。

I wish nothing but the best for you, too
 是的,我当然希望你过得很好,更希望我们都过得很好。

Don't forget me, I beg
我倒不期望也不会哀求你不要忘记我,因为没有勉强自己忘记或记得的必要,就像我也不会强迫自己忘记你。
多少年了,我们都不再幼稚了,以前的日子,我只记得开心的。忘记或记得,其实都不重要。

说到这里,我发现其实我是一个蛮狠心的人,曾经在我生命里出现的人,坦白点说,就是那些曾经和我恋爱过或差点恋爱过的人,如果我觉得从此没有联络的必要,我根本不会在facebook里approve或add这些所谓“朋友”,也不会留着他们的电话和任何联络的方式,更不会逢年过节硬是send些罐头简讯给他们(顺带一提我是个十分厌恶罐头简讯的人)。在街上碰面,我也会假装没看见,任由我们擦肩而过,连零点一秒的犹豫也没有。是的,我是个很狠心的人,哈。至于那些再次在facebook成为“朋友”的,我是真的希望我们能像朋友那样联络,只是,我不会采取主动,也不会强求。

结果,我还是没有勇气再次和你联络。

Friday, February 24, 2012

【365-10】Rolling In The Deep

为什么标题就直接用“Rolling In The Deep”那么干脆?

因为......我实在找不到任何可以取代这个phrase的华语词汇。

会开始听Adele的Rolling In The Deep是因为在大学里闲来无事上Billboard排行榜逛逛,然后看到这首歌高居榜首,所以就姑且一听,结果一听就完全沉迷了。那时候,我身边的朋友都还不知道Adele是谁,也没有听过这首歌,我还热情地逐一介绍。我还从早上到晚上都一直repeat又repeat地听这首歌。

我很喜欢她的声音,沙哑、真实,把整首歌的意境诠释得很传神。我一向来都不欣赏声音太过于甜美的歌声,觉得这些歌声太不真实,听几次就会腻死,不然就是得糖尿病的几率飙高!我唯一喜欢的甜美歌声是魏如萱,原因是:她的歌声虽然甜美,歌词和意境却很奇怪,啦啦啦啦~

我没有那种歌声,没有那种才情,所以我无法像Adele或是Taylor Swift那样,把曾经遇过的每件大小事写进歌里,哼哼唱唱,接着全世界的人跟着我一起唱。我相信,能够这样抒发情感,即使是再大的伤害也会痊愈得比一般的速度快吧? 因为当你需要一天唱十次同一首歌的时候,可以再为这首歌掉泪感触的原因,应该也只剩下感谢歌迷和支持者。

最喜欢这句:You pay me back in kind and reap just what you sow

我很相信You reap what you sow这个真理,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是个连小学生都懂得的谚语。
自然律告诉我们倘若今天我们种下橙的种子,种子发芽生长成树,我们便能从橙树上采取许多橙子,又从橙里获得种子。 那橙树只生橙,生不出苹果来。
长大了,就会知道这一席话不只是用在自然科学定律里,在生活上也是血淋淋活生生地不停重复上演。

 “不要自欺, 神是轻慢不得的;人种的是什么,收的也是什么。 顺着情欲撒种的,必从情欲收败坏;顺着圣灵撒种的,必从圣灵收永生。我们行善,不可丧志;若不灰心,到了时候就要收成。”
 加拉太书6:7-9

如果我们评论别人,自必遭受他人诸多评论。
如果我们散播流言,难免身受其害。
同样的,如果我们锲而不舍地在人群中散播仁爱和善意,假予时日,人们也回报友爱和善意。

Eventually, you just reap what you sow.

Thursday, February 23, 2012

【365-9】重新起步的清晨

现在只要听到Beyond的歌曲就会很自然地想起《天与地》这部叙述人性的TVB冷门剧。

老实说,这部剧节奏真的有点慢,不过我是个蛮欣赏“慢”节奏的人,很多在很多人眼中很沉闷的电影和戏剧我都喜欢,我享受那种慢,不是婆妈,所以我都很乖地把整部戏看完。
和TVB一贯的主流戏剧不同,这部戏卖的不是亲情伦理、浪漫爱情、励志温馨,你以为是人性吗? 其实也不然,它是关于逝去的青春。一段关于四个好友逝去的青春,曾经的疯狂曾经的热情曾经的亲密友好,然后,什么都不是了,然后又再重遇相逢,再次把破碎的每一块拼凑起来。

一开始,我是真的觉得有点闷,不过我保持着对它的有所期待,不甘心,于是继续慢慢追下去。
佘诗曼饰演的是一个都市新女性,叶梓恩,阿Yan,一个每个深夜在电台里说深奥话语的DJ,每天化着浓浓的烟熏妆,每天穿着黑色的皮衣黑色的皮靴,每天带着活在过去的灵魂过日子,每天和她那已逝世十八年的男友---家明的影子相处。

真正让我感动的,让我停顿的,是佘诗曼在第五集里留下的眼泪。
她的眼泪,一击即中,击中了我的心。
  
阿Yan在参加了陈豪邵美琪的婚宴后,不只是因为太累还是醉了,就趴在桌子上,睡着了。
陈豪没有躺在新婚妻子的身边,反而静静坐在阿Yan身边,陪着她,看着她。
然后,林保怡和黄德斌也来了。
三个男人,一开始都安静地坐在她身边,陪着她,看着她。
不久就在台上玩起了折纸飞机,丢纸飞机,看谁的飞机飞得最远的游戏。
不懂男人之间的友谊是否都是这样,无论有多久没联络多久没说话,聚在一起时总是可以很快地找些乐子来把玩。 
我深深觉得如果这三个人是女人,故事绝对不会如此发展下去。
渐渐地, 整个空荡荡的婚宴会场上空,都是一只只纸飞机不停地在穿梭。
突然,其中一只纸飞机打中了阿Yan的头。
然后,她醒了。
她睁开眼,看见不远处在丢纸飞机那三个男人。
曾经,他们是每天都混在一起的好朋友。
曾经,他们拥有许多难忘的回忆。
十八年的时光在一秒之间落差,十八年的感触在一秒之间浓缩。
然后,她哭了。
阿Yan说,在家明逝世后的那几年,她每一天都发着同一个梦,而她也知道自己是在发梦。
梦里,她知道家明逝世了,她知道这只不过是个梦,只要她一睁开眼,就会再次看到他灿烂的笑容。然后,她就不会再流泪。但现实的结果却让她一次又一次的失望。
她哭了,因为她知道已经失去的,是不可能再回来。

很佩服编剧那么用心铺排,前面酝酿那么久的情绪,就在第五集的结尾来个漂亮发酵!

阿Yan的角色是个可悲的人,因为伤口太深,她宁愿永远都不要愈合。
我明白她失去曾经很深爱的人,那种感受。
我也明白她被曾经她最信任的人背叛的,那种感觉。
也因为这样,我很感恩。
我感恩,我的生命里因为有耶稣基督,所以我找到摆脱过去,重新起步的支柱。
如果阿Yan是真实存在的人,我一定会把耶稣介绍给她认识。
至少,她的重新起步,不是单单靠自己。


凡劳苦担重担的人,可以到我这里来,我就使你们得安息。
 —马太福音 11:28
 个人也很喜欢阿Yan在电台里,经常说出那一段段发人深省的话语,尤其是《清晨的气息》那一段。
是的,每个人,都会很自然而然的期待早晨的来临,因为,无论我们的昨天有多么不堪,我们都会期待明天会更好

Tuesday, February 21, 2012

【365-8】嗯 好个超享受

刚刚和Mr.W去做了个全身按摩,舒服到~~~

按摩师说近年来很多按摩的趋势逐渐年轻化,很多年轻人都很舍得花钱享受按摩。

其实,是因为现在社会压力越来越大,买车买屋等等(苦)

精彩的是,别人是一边按摩一边听着平静人心的音乐;我们却是一边按摩一边听两位女按摩师在互相诉说着他们的人生故事和思乡情。

按摩师来自中国,漂洋过海来到马来西亚,干着需要付出很多劳力和时间的工作,只是为了让家人有更好的生活。

说着说着,我还真担心她们会忽然很情绪化地哭了起来呢 (>_<)

当按摩师在帮我按摩背后的时候,我不自觉地想起我在大学三年的专属按摩师---菜可欣小姐。
记得我常在很累的时候,用求的跪的吵着要她帮我按摩(吐舌头)

临走之前,按摩师还吩咐我们不要感到太大压力,钱慢慢赚就好,身子要顾好(体贴)

嗯,就这样,太享受的夜晚用言语是很难诉说的,而且我已经凑够250个字了,不信?! 你自己算算看~!

你们要休息,要知道我是神!
 诗篇4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