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February 29, 2012

【365-12】不耻下问的耻

林老师成语教学第一课之《不耻下问》

出处: 
先秦·孔子《论语·公冶长》:“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何晏集解:“下问,谓凡在己下者。”

用法:
动宾式;作主语、谓语、宾语;含褒义,形容虚心求教。

典故:
春秋时代的孔子是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人们都尊奉他为圣人。然而孔子认为,无论什么人,包括他自己,都不是生下来就有学问的。
一次,孔子去鲁国国君的祖庙参加祭祖典礼,他不时向人询问,差不多每件事都问到了。有人在背后嘲笑他,说他不懂礼仪,什么都要问。孔子听到这些议论后说:“对于不懂的事,问个明白,这正是我要求知礼的表现啊。”
那时,卫国有个大夫叫孔圉,虚心好学,为人正直。当时社会有个习惯,在最高统治者或其他有地位的人死后,给他另起一个称号,叫谥号。按照这个习俗,孔圉死后,授于他的谥号为“文”,所以后来人们又称他为孔文子。
孔子的学生子贡有些不服气,他认为孔圉也有不足的地方,于是就去问孔子:“老师,孔文子凭什么可以被称为‘文’呢?”
孔子回答:“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意思是说孔圉聪敏又勤学,不以向职位比自己低、学问比自己差的人求学为耻辱,所以可以用“文”字作为他的谥号。

延伸视频: 不耻下问

解释:
并不认为向学问不如自己或职位比自己低下的人请教是丢脸的事。

希望大家不要被我闷到,写了那么长的成语解释来铺陈我今天的主题。没错,《不耻下问》这句连小学生都懂得的成语是从孔子而来的,而在现今社会里普遍上用来形容一个人谦虚、好学,真诚地向别人提问请教。

所谓的“羞耻”原先在孔子的见解看来是那些原本在别人眼中有地位有知识的人不介意向一些地位比他卑微、知识比他浅薄的人请教问题。但我所体会到的“羞耻”却是指不好意思麻烦别人的感觉。 

往往就为了这点“小”羞耻感,每每遇到问题的时候,虽然很想马上询问身边的人解决方法,但只要看到大家都在各忙各的或是稍有不好的脸色嘴脸,我就会忍住不问,等到问题真的解决不了、错误铸成了,才来麻烦身边的人收拾残局。不是因为我很骄傲,也不是因为我自以为是,而是我真的不想为了一些小事而麻烦到其他人,尤其是在职场上。如果换成是家人、男朋友和很要好的朋友,我就不会这么不好意,因为亲密感,所以就不会感觉到羞耻(错误示范)。

自己犯的错,因为实在没能力圆满解决,反而要别人来为我收拾残局,“大”羞耻感就会立马涌上心头,让我更加抬不起头。 

“小”羞耻感和“大”羞耻感,你会选择哪一样?

明智的人会选择先把脸皮打肿、磨粗、打预防针,把“小”羞耻感丢在一边,先自救了再说。而我就是那种典型不明智的人,那种死命冲破不了“小”羞耻感这一关,然后等到“炸弹”快要爆炸了才去求别人来救我。

在职场上犯错,会使人们开始对工作失去信心,原本已经可以做得很好的范围也会因为担心而出错。现在才发现,我的迷糊性格还真的拖累了我不少的表现。没办法,只好不断地提醒自己凡事double check了再double check,凡事问清楚了再说,而唯一可以避免出错的秘诀就是:凡事小心。

林老师金句:“在职场上的坚强,就是看你在跌倒了以后可以多么迅速地站起来。”

很久以前有一位牧师曾经说过这一番话:
在这个世界上,我们可以用两种方法来学习:
第一种是,从自己的错误中学习;
第二种是,从别人的错误中学习。
我相信,在可以选择的情况下,没有人会想要使用第一种方法来学习。
有趣的是,在很多时候,不是自己犯的错,我们都学不会教训,即使学会了,也学不乖。
明明就有人告诉我们前面的路上有个大洞,警戒我们要绕路走才不会掉入陷阱,我们不是不当一回事就是半信半疑,总是要等到自己跌倒了,才会感叹说句:“早知道......”。
可惜的是,有些错误可以弥补;有些错误却要付出惨重的代价,犯错的人,也许不会再有机会重新开始。
感谢上帝,我犯的错,不至于用生命来弥补。
加油,明天会更好~ 啦啦啦啦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